14日,北京市氣象局繼續發布最高級別的霾橙色預警。北京仍維持能見度小于2000米的霾。北京市環境監測中心數據顯示,截至14日10時,城區和南部地區直徑小于2 .5微米的顆粒物(簡稱PM 2 .5)小時濃度仍在每立方米250微克以上,遠超過2012年頒布、2016年實施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規定每立方米35毫克(一級天)和75毫克(二級天)。
從北京到天津,從河北到山東,從河南到廣西,我國大范圍的霧霾天氣正在影響人們的生活。據新華社此前報道,京港澳高速公路長沙—湘潭路段上,13日的早上8點到下午5點的9個小時內,連續發生40多起交通事故;北京、濟南、石家莊、南寧等城市各大醫院里,呼吸內科、過敏源測試科等接診人數在短短幾天時間里飆升了7至8倍。
不僅地方多管齊下,環保部也在14日晚間披露,當天在一份緊急通知中,要求各地以防治細顆粒物為重點,切實抓好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要在繼續強化火電、鋼鐵、水泥等行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總量控制基礎上,突出抓好工業煙粉塵、施工揚塵、揮發性有機物和機動車尾氣污染治理工作,在重點地區建立最嚴格的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特別排放限值制度和新建項目污染物總量倍量替代制度。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要建立和完善區域大氣污染防治聯防聯控機制,進一步增強區域治污整體合力。
環保部承認,根據空氣質量監測結果和氣象預報分析,目前,我國華北、黃淮、江淮、江南等中東部地區出現的霧霾天氣仍在持續,多地遭受嚴重污染,對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和身體健康帶來不利影響。環保部對此稱,要落實重污染天氣條件下的應急預案。要根據污染級別,建立響應機制,及時啟動應急預案。鼓勵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公眾共同參與減少污染物排放的行動,切實減輕污染對人民群眾健康的不利影響。
恰在同一天,在大氣能見度較低的北京北四環,一場由亞洲開發銀行、清華大學等主辦和國家發改委、環保部、財政部等官員、專家參與的跨國研討會聚焦了中國的環境問題。該研討會上發布的《邁向環境可持續的未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環境分析》中文版報告提出,盡管表示中國政府一直在積極地運用財政和行政手段治理大氣污染,但世界上污染最嚴重的10個城市之中,仍有7個位于中國。
“中國面臨的環境挑戰可以說比任何其他國家都復雜,”亞洲開發銀行駐中國代表處首席代表哈米德·謝里夫(H am idL . Sharif)說,“雖然中國環境在許多方面已經得到改善,但是由于環境壓力增大,整體形勢仍在惡化。在中國的環境形勢達到轉折點之前還有許多事情要做!
14日,北京市環保局環保監測中心主任張大偉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燃煤、機動車、工業、揚塵,這些污染源排放量大,是造成本次嚴重污染的根本原因。
環保部污染防治司原巡視員李新民14日向《經濟參考報》記者坦陳,把二氧化硫的年排放量控制在1200萬噸以內,才能滿足適合戶外活動的“三級天”要求;但“十一五”末期較“十五”末期減排二氧化硫超過10%之后,每年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仍然達到2200多萬噸,仍然遠遠超過1200萬噸,“和二氧化硫一樣,其他污染物超過環境承載能力的排放水平,短期內仍不能滿足群眾的舒適度和健康需求”。
“大氣污染涉及到工業結構、能源結構、城市規劃等方方面面,短期內針對"重污染"天氣而采取的臨時性應急措施無濟于事!鼻迦A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研究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郝吉明說。李新民則表示,近十年里,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都未得到明顯改善。
亞洲開發銀行等發布的報告則表示,上述所有污染物來自工業點源排放和機動車尾氣排放。一方面,大部分二氧化硫排放均來自火電廠以及非金屬礦物生產、煉鋼、化工制造和有色金屬冶煉企業。這些行業占二氧化硫總排放的85%以上,大大高于它們對工業總產值的貢獻率。另一方面,由于包括PM 2 .5等多種污染物,機動車尾氣會導致嚴重的空氣污染。而過去幾年,民用機動車(即非軍用車、公務車和私家車)的數量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長,私家車年增長率更是達到20%。
具體到PM 2.5,環保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光告訴記者,大型城市PM 2.5嚴重超標與以下因素相關:一是最遠達到幾百公里之外的植被遭到破壞,裸露的表土大量增加,沙塵遠距離運輸到城市;二是城鄉結合部繼中心城區之后大興土木,以北京為例,五六環外塵土飛揚;三是工業生產和日常生活的污染物排放,包括燃煤鍋爐、機動車尾氣、炒菜油煙、加油站和家居裝修的揮發物等等;四是周邊城市重化工業污染物排放,如周邊城市對北京PM 2.5排放的貢獻度接近四分之一。
